在本届大会上,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胡绍燕教授及其团队成员报告了6项研究。《肿瘤瞭望-血液时讯》特邀请胡绍燕教授及其团队成员以圆桌会的形式和广大读者分享他们关于allo-HSCT与CAR-T细胞治疗在儿童白血病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研究成果,并针对这6项研究进行精彩述评。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allo-HSCT移植后28天CD1C+DC中3型树突状细胞的高频率可能是重度GVHD儿童患者的有效指标
讲者:刘欣
背景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同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的主要并发症,并且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GVHD靶器官的直接损伤是由T细胞引起的,但树突状细胞(DCs)有效地触发了T细胞的激活。这些树突状细胞在GVHD的诱导、调节和维持中起着关键作用。既往的研究表明,3型树突状细胞(DC3)构成一类特殊的树突状细胞,其可以显著促进炎症,并且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异常积累。然而,相关研究有限,尚未探讨DC3与GVHD之间的关联。
方法
共有63例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allo-HSCT的患者符合本研究条件。我们收集了allo-HSCT后儿童的外周血样本,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DCs亚群。我们比较了无GVHD(0级)或轻度GVHD(I级)的儿童与重度GVHD(II-IV级)的儿童的DCs亚群的比例和数量。
结果
在该研究中,发现在allo-HSCT后28天内发生Ⅱ-Ⅳ级GVHD的患者的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的频率和数量(中位数频率为0.0069%;范围为6.33E-05~0.1793%;中位数数量为0.0914细胞/μl;范围为0.0018~1.8492细胞/μl)低于0-Ⅰ级GVHD的患者(中位数频率为0.0626%;范围为0.0007%~0.6980%;P=0.0002;中位数数量为0.3101细胞/μl;范围为0.0138~3.4893细胞/μl;P=0.0049)。发生Ⅱ-Ⅳ级急性GVHD(aGVHD)的患者的CD1c+DCs的频率(中位数为0.0221%;范围为0.0023~0.2837%)与0-Ⅰ级GVHD的患者相比有显著差异(中位数频率为0.1228%;范围为0.0018~0.7272%;P=0.0067)。但是两组之间的数量没有显著差异。发生Ⅱ-Ⅳ级GVHD的患者在CD1c+DCs中的DC3的频率(中位数频率为26.8%;范围为2.33~70.7%)显著高于0-Ⅰ级GVHD的患者(中位数频率为13.3%;范围为1.17%~53.6%;P=0.0003)。这些数据表明CD1c+DCs中DC3的频率与重度GVHD的发生有关。
我们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来探索DC3作为Ⅱ-Ⅳ级GVHD患者与0-Ⅰ级GVHD患者之间区分的阈值。所有测试患者在allo-HSCT后28天的CD1c+DCs中DC3的中位水平为18.5%(范围1.17%~70.7%)。我们选择DCs水平的阈值为24.50%(在CD1c+DCs中)来评估高(超过阈值)与低(低于阈值)DC3水平的患者之间的差异。高DC3组(CD1c+DCs中>24.50%)的患者与低DC3组(P<0.0001)的患者相比,发生Ⅱ-Ⅳ级GVHD的风险显著增加。
结论
我们发现allo-HSCT后28天CD1c+DC中DC3的高频率与重度GVHD显著相关。CD1c+DC中DC3的高频率似乎伴随着更严重的GVHD。因此,移植后定期检查DCs,特别是DC3,对于预测GVHD具有重要意义。
OS17-08在AML中受损的CD45RO-CCR7+初始CD8+T细胞与较低的总生存率相关
讲者:张永平
背景
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骨髓微环境中,各种免疫细胞和免疫调节因子的协调相互作用导致T细胞功能失调。在这一过程中,初始CD8+T细胞在如树突状细胞(DCs)DC等抗原呈递细胞(APCs)的抗原呈递激活后,分化为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然而,相当一部分剩余的CD8+T细胞由于耗竭或衰老而表现出效应功能减退。尽管已经对耗竭或衰老的相关机制和干预策略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初始CD8+T细胞在AML中的功能作用仍不清楚。因此,我们的目标是确定AML中初始CD8+T细胞的功能状态与患者生存预后之间的相关性,并调查其对AML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方法
我们收集了14岁以下儿童AML患者诊断时的新鲜骨髓样本。采用流式细胞术、转录组测序和体外培养模型来识别CD45RO-CCR7+初始CD8+T细胞(CD8+Tnaïve)的数量、激活和分化。利用单细胞RNA测序揭示关键基因和转录因子,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初始CD8+T细胞进行基因编辑以研究其对细胞耗竭的影响。通过与化疗评估和生存数据的相关分析,阐明了初始CD8+T细胞在AML治疗和预后中的作用。
结果
与21例年龄匹配的HSCT候选人的健康供体(HDs)相比,56例儿童AML患者在骨髓(BM)中的CD45RO-CCR7+CD8+Tnaïve细胞比例显著降低(平均值:HDs,60%;AML,45%;P<0.05)。AML中的CD45RO-CCR7+CD8+Tnaïve细胞表现出抑制分子VISTA和CTLA-4显著更高的表达(HDs,<5%;AML,10%至20%;P<0.05)。经过分选和体外培养后,AML中的CD45RO-CCR7+CD8+Tnaïve细胞的CD69-CD25-非激活分数显著高于HDs(HDs,20%;AML,60%;P<0.05)。RNA-seq和GSEA揭示了AML中CD45RO-CCR7+CD8+Tnaïve细胞中显著激活的胆汁酸代谢途径,但MTORC1信号通路下调。单细胞RNA-seq显示在AML中CCR7、SELL、LTB和TCF1高表达的CD8+Tnaïve细胞中显著更高的FCER1G、ID2表达。使用CRISPR-Cas9在CD45RO-CCR7+CD8+Tnaïve细胞中过表达FCER1G导致记忆T细胞显著减少,但效应T细胞的表达增加,PD-1和GZMB表达上调。在15例儿童AML患者中,对第一次诱导化疗前后CD45RO-CCR7+CD8+Tnaïve细胞比例进行配对分析,分析显示在11例完全缓解(CR)患者中呈现上升趋势,而在4例非CR患者中呈现下降趋势。使用HDs中CD45RO-CCR7+CD8+Tnaïve细胞比例的平均值(60%)作为临界点,将47例AML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高表达:10例;低表达:37例)。高表达组的2年总生存率(约70%)显著低于低表达组(95%)(P=0.026,log-rank检验)。
结论
在儿童AML患者中,CD45RO-CCR7+初始CD8+T细胞表现出激活和记忆形成受损,是2年总生存率的风险因素。
专家点评
李泊涵:我代表我们课题组进行的一项研究是关于在AML患者中特殊的CD8+Tnaïve细胞研究。首先我们发现与健康人相比,AML患者中特殊的CD8+Tnaïve细胞显著减少。其次,我们在单纯的AML患者中发现CD8+Tnaïve细胞减少的更多和减少的更少的两类群体,其中减少的更多的群体预后更差,能为AML患者的预后提供预测价值,也为AML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我们之后还有两个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的壁报展示,其中一个壁报是在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委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CCG-ALL-2015)多中心协作组中,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行化疗方案与化疗方案之后又使用CAR-T治疗方案两组队列的对比,对其预后差异的分析。对于使用CAR-T治疗方案的队列,我们又探索了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为CCCG协作组进行移植的患儿提供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的参考。另外一个壁报是关于移植后GVHD的危险因素的研究,我们发现树突状细胞的一类特殊亚群——CD1c+DC中DC3,可以有效预测移植后的GVHD的发生,尤其是在移植后30天后有很好的预测预后的价值。